去年年底,本報曾探訪布展即將結束的安徽名人館,為讀者介紹了館內八大展廳的主要展品。昨日,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了解到,安徽名人館將于今年6月正式開門迎客。距離上次探館已有三個月的時間,即將揭開神秘面紗的安徽名人館與之前相比增加了哪些新奇東西?昨日下午,記者再次獨家探館。
國學講堂可舉辦成人禮
在一樓,設有一座國學講堂,這是專門供孩子們學習琴棋書畫的地方。走進講堂,一張張小方桌上擺放著白色的蒲團,學堂內的擺設全部設計為漢代風格,站在門口,不免讓人想象著開館后小朋友們穿著漢服端坐于桌前的可愛模樣。從木質的落地窗向外望去,便是一座充滿春天氣息的小庭院,特別清新雅致。
名人館辦現場負責人蘇俊告訴記者,將來,國學講堂會舉辦一些高端講座,還可以為孩子們舉辦成人禮。
各個展廳間的走廊墻壁上,也有知識可學。比如懸掛于墻上的廬陽八景、木蘭辭、赤壁賦等,都體現了安徽各地的文化特色。
現場能“演奏”古樂器
要說這互動體驗區是一個集聚高科技技術的高檔游戲大廳可一點兒都不為過。
在剛剛新建完成的一樓的互動體驗區,有專門針對禮樂的互動游戲。游客們可以站在一塊超大的電子顯示屏前,不一會兒就會有一位彬彬有禮的古人出現在屏幕中,一步一步地教大家作揖、拱手等禮儀。旁邊的一塊電子屏,顯示的是我國古代的樂器編鐘,游客可直接用手進行“演奏”,聲音頗有氣勢。
倘若覺得打擊編鐘還不過癮,可以點開一旁屏幕上的樂器互動界面,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取相應的樂器,可通過點擊琴弦上的點進行虛擬彈奏。由于部分樂器年代久遠失傳,游客們還可以點擊它們,了解其中的小故事。
在大廳內,游客可以通過各種設備親身體驗射箭和騎馬競技,對著大屏幕隨意擺姿勢,大屏幕中就會以水墨畫的形式將小朋友擺出的造型變成一幅植物水墨畫。
推動屏幕幫古人“換衣”
在互動體驗大廳內,有一塊大圓盤,圓盤上印著“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朝代字樣,這是做什么用的呢?當蘇俊將圓盤上的屏幕推送到“明代”時,屏幕上立即顯示:明代官員服飾中的常服,洪武二十四年,規定職官常服用補子,文官繡禽,武官繡獸以示等級……旁邊還配有相關的圖片。
原來,這是一塊讓游客們了解各個朝代服飾的互動體驗大轉盤。當游客把屏幕推送到相應朝代字樣位置時,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當時古人的著裝以及服飾的詳細介紹,從皇上到平民,應有盡有,是不是挺長知識的呢?
3D影院設200多個座位
一座700余平米的3D影院昨日也呈現在記者面前,影院內設有200多個座位,屆時將會播放所有關于安徽名人館的3D影片,同時,這里還可以作為報告廳進行學術交流。
影院不遠處,設有一個同樣有700余平米的臨時展廳,將不定期舉辦各種活動,一些特色展覽也會在這里舉辦。
記者來到了另一個房間,里面裝有幾十臺電腦,這是用來做什么的呢?蘇俊介紹,這個房間名叫“數位智庫”,電腦近期已安裝完畢,里面輸入了安徽名人館內所有的資料,專門用來給游客進行查詢,更詳細地了解館內的陳設。